朱瞻基热血沸腾,恨不得将诏书撕毁。
这时,洪熙帝身边的太监来请,说有事和太子商议。
干清宫,洪熙帝问太子:“你对朕的登极诏书三十五条有何意见?你我父子,畅所欲言便是,你在太宗皇帝膝下长大,深谙治国之术,你的意见对朕很重要。”
来时朱瞻基还热血沸腾,有一肚子话要说,反驳三十五条,这时看着龙椅上的父亲,耳边响起母亲张皇后的叮嘱:“以后……立场一定要和太子保持一致,他是你父亲。”
朱瞻基心想,父亲是怎么熬过二十一年的?就是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不管心里如何反感,遭遇何种磨难和为难,立场都和太宗皇帝保持一致,从来不忤逆太宗皇帝,由此,才得以战胜了汉王和赵王两个战功累累的亲弟弟,和皇帝的猜忌,最终顺利登基。
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学习父亲,走他走的路,父亲是摸石头过河,我按照他的足迹走一遍即可。
所以,朱瞻基将一肚子反对的话吞进去,说道:“儿臣觉得三十五条皆是爱民务实,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皇上圣明。”
“很好。”洪熙帝点点头,“既然如此,太子就替朕跑一趟,要郑和太监去守备南京吧,他如今年纪也大了,受不住海上风浪,北京气候干燥寒冷,他也不适应这里,就让他回南京颐养天年。”
郑和太监是二十四监之首掌印太监,如今一天朝天子一朝臣,郑和太监才华再高,洪熙帝万不敢再留太宗皇帝的忠臣在宫中,正好找个借口打发郑和。
这种得罪的人的事情,交给太子去做。
第288章 来啊,互相伤害啊
朱瞻基不能违抗皇命,去“送”郑和太监去南京。
郑和在永乐二十年返航,原本计划在今年秋冬第七次下西洋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就等季风和洋流转过来,可是太宗皇帝死在夏天,八月办完丧事,郑和太监正要去南下去浏家港集结船队,下西洋的消息没等到,新帝登基诏书三十五条一下来,郑和就知道了大明航海要完了。
没有人比太子朱瞻基更明白郑和下西洋绝对不是一场好大喜功宣扬国威之举,郑和船队其实就是一个庞大的、垄断的、专攻海外贸易的托拉斯国有企业。
打着外交的幌子,以举国之力在海外做生意,所赚的银子都用来填补帝国交趾和北征的战争亏空,还要暗中购买海外新式火器,送到火药厂里进行拆解山寨仿制,这也是火器在大明军队推行的巅峰时刻。
下西洋是大明对海外世界打开的一扇窗户。
但是高祖皇帝命令海禁,这些交易都在暗里进行,明面上是搞外交和以物换物的朝贡贸易,是烧钱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a href="https://www.52shuku.vip/" target="_blank">https://www.52shuku.vip/</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传送门:排行榜单 好书推荐 宫斗文 暮兰舟 古言小说精选